您现在的位置:首页 > 政务公开 > 工作动态 > 媒体视角
组合型工艺护旧赋新 324国道泉州大桥改造工程
来源:中国交通报 日期:2023-02-20 15:32 浏览次数:
>

  春节刚过,324国道泉州大桥及接线扩宽改造工程(简称泉州大桥改造工程)全面复工复产。在施工现场,桥面工程、桥头引道和附属工程正在如火如荼进行中,机械设备不停运转、施工人员穿梭其中,持续吹响项目建设“集结号”,助推2023年第一季度实现“开门稳”,也为今年上半年新桥通车打下坚实基础。

  位于福建省泉州市城区南端的泉州大桥,是沟通泉州市区晋江两岸的交通主动脉,见证了两岸的经济发展和人文变迁,但随着当地经济社会发展,现有桥梁已无法满足交通需求,在既有的泉州大桥上游新建一座26米宽的新桥迫在眉睫。

  “初入项目,我们就面临施工场地空间狭小、环境条件复杂等问题,多重难题给建设带来了巨大挑战。”项目部副经理庄志贤介绍,项目通过科学调度、精准施策,优化调整施工工序,保证工程建设稳步推进。

  “我们的新桥共有6个主墩、128根桩基,其中48根桩基位于晋江水域,新桥紧挨旧桥,施工时既要保护临近的旧桥,又要保证不对晋江水域造成污染,在多次沟通探讨下,决定创新施工工艺。”泉州市公路中心总工程师林发金说。

  工程建设者在不断探索中,确立了“360度全套管回旋钻机﹢旋挖钻”的组合成孔工艺。该工艺以套管作为护壁穿过液化砂层以及厚卵石层,极大程度避免了成孔过程中塌孔现象发生,保护旧桥的结构安全;钻进过程以清水辅助,灌桩时套管逐节拔起,清水经过沉淀循环使用,减少泥浆处理;新桥采用1.8米直径桩基,每根桩基经套管辅助后从钻孔至成桩总耗时平均为4天,减少了泥浆制备处理环节,同比单一旋挖钻造浆湿法作业缩短了约18个小时,提高了工效。该组合型工艺对于推进新桥建设的质量、安全、工期、环保等要素都起到积极作用,桩基施工全过程由第三方监测单位对旧桥和施工水域进行监测,均未见异常。

  下一步,项目将继续把创新作为工程高质量建设的不竭动力,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,早日实现项目通车,进而有效缓解泉州市区晋江两岸交通压力,促进泉州中心城区与晋江、石狮等地区的互联互通,进一步支撑和加速泉州城市“向湾发展、环湾集聚”,提升海丝名城泉州的城市品位。

附件下载

主办单位:泉州市交通运输局单位地址:泉州市东海街道市行政中心交通科研楼D栋北门9楼

邮政编码:362000联系方式:0595-22558169Copyright 泉州市交通运输局版权所有备案号:闽ICP备20015469号

网站标识码:3505000035网络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:qzsjtw@126.com闽公网安备 35050302000260号

访问量:数据还在加载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