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索 引 号:QZ00120-3001-2025-00054
    • 备注/文号:泉交函〔2025〕145号答复类型类
    • 发布机构:泉州市交通运输局
    • 公文生成日期:2025-07-21
    泉州市交通运输局关于市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第20254243号提案的答复
    来源:泉州市交通运输局 时间:2025-07-21 10:54

    余嘉容委员:

      《关于创新旅游接驳交通,补齐文旅产业短板的建议》(第20254243号)收悉。感谢您对泉州文旅发展的关切,我局高度重视,会同住建局、国资委、文旅局认真研究,现答复如下:

      一、旅游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情况

      (一)路网体系优化

      一是骨干路网建设。武荣大桥建成投用,金屿大桥、百崎大桥加速推进,制约城市发展的跨江通道问题取得重大突破;中环城路贯通工程全面动建,打造中心市区第一条真正意义的环城快捷化道路。2025年持续推进“聚城畅通”工程,策划实施市政类项目29个,年度计划投42.13亿元,加快构建环湾和中环城交通体系,有序推进金鲤大桥建设,力争全线贯通中环城路等重点线性工程,缩短中心市区各旅游景点间通行时间。二是串联绿道慢行系统。推进非机动车道畅通连贯,完善城市慢行系统网,优化慢行交通环境。打造“山水城”融合的城市绿道系统,绿道慢行串联并网,建成30公里“滨海生态浪漫线”,50公里“山线水线”绿道。2025年全市建设绿道120公里,中心市区重点推进泉州市丰泽区浔美湾鸟类栖息地项目二期工程,为游客提供更多元化的出行选择。

      (二)集散功能提升

      一是接驳模式创新。构建古城、蟳埔区域“P+R+R”停车接驳服务,配套7 处换乘集散中心与 6 条免费接驳专线,激活停车位2.3万个,有力缓解景区景点交通压力。春节期间,专线日均服务8000人次,同比激增7.3倍;“五一”期间日均 7800 余人次, 达去年同期 4 倍,笋江大桥、泉州大桥、田安大桥等进出城通道的拥堵次数同比锐减70%。

      二是补齐集散配套短板。建成中闽百汇“P+R+R”港湾式停靠站,实现旅游大巴高效接驳;加速闽南文化世界博览园(一期)建设,完善古城集散功能。通过“枢纽+景点”联动模式,优化游客换乘体验,构建“快达慢游”服务体系,为泉州文旅高质量发展夯实交通基础。泉州交发集团改造旧车站为旅游集散中心,侨乡体育中心(600泊位)、刺桐时代村(340泊位)提供节假日临时集散服务。

      二、旅游交通公共服务优化

      泉州动车站海丝新城旅游集散中心(2023年投用)获省级补助150万元,提供旅游咨询、非遗展示等综合服务。西街游客中心(656平方米)常态化提供咨询接待、文化展示服务。今年,规划花博园片区打造清源山与古城门户枢纽,以此枢纽为核心实现中心市区游客集散,补齐泉州古城旅游短板、赋能世界闽南文化传播。现已成立世界闽南文化博览园项目工作专班,启动区文化场馆(非遗馆新馆、美术馆等)列入2025年市预备重点项目。

      下一步,将针对远距离景点分散特点,建议由县区牵头开发主题线路,依托集散中心配套客运班线及公交接驳。

      三、旅游运输服务创新

      (一)科学规划线网布局

      一是印发实施《泉州市中心市区及环泉州湾公交线网规划》,全市运营公交线路357条(中心市区101条),新能源车辆占比96.6%,实现环湾县域公交全覆盖。中心市区公交车辆100%接入智能调度系统,实现运行排班、实时监控等全流程数字化管理,市民可通过“泉州公交”公众号查询车辆位置。下一步将引入AI模型提升智慧化水平。二是开通8条固定旅游线路(如601路清源山线、602路九日山线),串联22处世遗点及核心景区。

      (二)特色专线开发与文化体验赋能

      一是主题专线网络构建。市级开通8条世遗主题专线巴士,串联22处核心文旅节点。县域在节假日推出免费旅游巴士,如晋江惠民巴士串联文化宫、五店市、梧林古村落;惠安漫游专线覆盖崇武古城、惠女风情园等景点;永春春节专线服务五里古街、醋文化观光区。二是智慧服务与文化体验。车辆植入泉州元素,试点导游讲解、非遗表演等服务,为旅程增加互动体验。三是推出“一部手机游泉州”小程序,提供交通指南、AI行程定制(DeepSeek大模型支持)、多语种服务。下一步将新增古城讲解员预约模块。四是依托“多彩泉行”小程序推出15条“点到点”直达服务的景区定制公交专线(如文化宫-梧林、机场-蟳埔)。下一步计划新增“海丝非遗”“滨海休闲”主题直通车3条及“海线”“古厝线”主题巴士3条。

      四、行业监管与安全保障

      (一)运输安全管控

      车辆管理方面,落实企业安全主体责任,强化新能源车辆更新。旅游专线配备主动防御系统,每2-3日开展安全检查,年度技术检查不少于5次。驾驶员管理方面,严格入职审查(无犯罪记录、心理测评),创新培训教育,提高整体服务水平;同时强化考核激励,推行“星级驾驶员”考核制度,挂钩安全里程、投诉率等指标。

      (二)执法监督机制

      一是加大执法巡查力度。科学安排执法力量,加强旅游高峰期时段的执法检查,持续强化对辖区机场、高铁站、客运站、大型商业场所、旅游景区及游客集散地等重点区域、路段的日常执法检查力度。今年以来,共组织开展54次全市出租车专项整治行动、42次“黑车”专项执法行动,严查“黑车”载客、出租车不打表、网约车违规收费等乱象。二是强化驻点执勤制度。实施泉州动车站、晋江机场全年无休驻点执勤,交通、公安部门联合维护秩序。三是通过12328、12345等平台受理群众诉求,确保件件落实反馈。

      您的建议是泉州文旅交通提质的关键指引。我们将持续深化部门协同,全力构建“便捷畅通、文化赋能、全域联动”的旅游交通体系。

     

      领导署名:胡建荣

      联 系 人:许伟杰

      联系电话:22536638

     

     

      泉州市交通运输局

      2025年7月21日

      (此件主动公开)

     

     

     抄送:市政府办公室、市政协提案委。

    附件下载

   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

    相关解读
    文字解读
    图片解读
    视频解读
    访谈解读
    媒体报道